油菜粕期货交割标准
郑州商品交易所油菜粕期货合约
交易品种 | 菜籽粕(简称“菜粕”) |
交易单位 | 10吨/手 |
报价单位 | 元(人民币)/吨 |
最小变动价位 | 1元/吨 |
每日价格波动限制 |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相关规定 |
最低交易保证金 | 合约价值的5% |
合约交割月份 | 7、8、9、11、1、3、5月 |
交易时间 | 每周一至周五(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午9:00 – 11:30 下午1:30 – 3:00 |
最后交易日 | 合约交割月份的第10个交易日 |
最后交割日 | 合约交割月份的第12个交易日 |
交割品级 | 见《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割细则》 |
交割地点 | 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 |
交割方式 | 实物交割 |
交易代码 | RM |
上市交易所 | 郑州商品交易所 |
油菜粕期货交割标准
基准交割品: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饲料用菜粕》(GB/T 23736-2009) (以下简称《菜粕国标》)四级质 量指标、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不低于35%的菜粕,其中粗脂肪和赖氨酸指标不作要求。
替代品及升贴水:
符合《菜粕国标》三级及以上质量指标、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不低于38%的菜粕可以替代交割,升水为 50元/吨,其中粗脂肪和赖氨酸指标不作要求。
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不低于35%,其他指标符合《菜粕国标》四级质量指标,34.5%≤粗蛋白质< 35.0%,贴水35元/吨;34.0%≤粗蛋白质<34.5%,贴水70元/吨,其中粗脂肪和赖氨酸指标不作要求。
95型菜粕、进口菜粕不允许交割。
交割仓库分布:
菜粕期货交割区域:国产菜粕主产销区、进口菜籽主要加工区。包括沿江(长江流域)的浙江、江苏、湖 北、湖南、安徽、江西、四川和沿海(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菜粕期货交 割的基准价区。
eFtures Publicity Material
菜籽粕期货交割区域布局情况
山东
基准库
四川
工西
湖南
贵州
贴水库
一 、菜籽粕概述
( 一 )菜籽粕定义和分类
1、菜籽饼与菜籽粕定义
油菜籽经过机械压榨提取油脂后的残渣称为菜籽饼。菜籽饼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没有浸出车间的小型油 厂 ,使用小型或95型及200型榨油机压榨后得到的菜籽饼,含油率一般在5-8%,个别可达到10%,可直接销售 给饲料养殖企业,但由于含油量过高,销售价格一般低于菜籽粕;另一种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油厂使用202型 或338型预压榨榨油机榨油后得到的菜籽饼,通常称做预榨菜籽饼,含油率一般在15-18%。预榨菜籽饼由于含 油率高,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油厂通常会直接输送到浸出车间进一步提取剩余油脂,菜籽饼浸出提油 后的残渣称为菜籽粕。
菜籽粕一般呈黄色或浅褐色,形状为碎片或粗粉末并夹杂小颗粒。
2、菜籽粕分类
根据菜籽粕中芥酸和硫代葡萄糖甙(d ài )含量不同,通常将菜籽粕分为:普通菜籽粕和“双低菜籽粕”。
( 二 )菜籽粕成分
1 、菜籽粕主要成分
普通菜籽粕主要成分含量为:粗蛋白质含量35-40%,碳水化合物含量20-25%,粗灰分含量5-8%,粗脂 肪含量1-3%,水分含量低于12%。
2、菜籽粕中营养成分
1) 蛋白质
菜籽粕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饲料蛋白原料。 一般菜籽粕粗蛋白含量在35-40%。菜籽 蛋白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几乎不存在限制性氨基酸。菜籽蛋白效价为3-5,比大豆蛋白还高。与其它油料粕相
1
比,菜籽粕中的含硫氨基酸含量最高,其次蛋氨酸、赖氨酸含量也较高。下表为菜籽粕、豆粕、花生粕和棉籽 粕中蛋白质和主要氨基酸含量比较。
四种油料粕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
名 称 | 粗蛋白 | 胱氨酸 | 蛋氨酸 | 苏氨酸 | 赖氨酸 | 色氨酸 | 精氨酸 |
菜籽粕 | 38.6% | 0.87 | 0.60 | 1.49 | 1.33 | 0.43 | 1.83 |
豆粕 | 44.2% | 0.73 | 0.68 | 1.77 | 2.68 | 0.57 | 3.43 |
花生粕 | 47.8% | 0.40 | 0.41 | 1.11 | 1.40 | 0.45 | 4.88 |
棉籽粕 | 43.5% | 0.68 | 0.58 | 1.25 | 2.13 | 0.51 | 4.65 |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2)碳水化合物
菜籽粕含有超过20%的碳水化合物,可作为动物饲料的部分能量来源,但由于粗纤维含量较高, 一般在 10-14%,加上8%左右的不易消化的戊聚糖,导致其有效能值相对较低。可利用能量水平低于豆粕和花生粕, 但高于棉粕。
3)矿物质
菜籽粕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硒、锰含量较高,铁和锌含量也较高,但磷含量的60-70%属 植酸磷,利用率相对较低。
4)维生素
菜籽粕中维生素含量较高,尤其是烟酸、胆碱、叶酸、核黄素、硫胺素含量均比豆粕高。
▶2
3、菜籽粕抗营养因子及其危害
菜籽粕中最主要抗营养因子为硫代葡萄糖苷(gan), 此外,还含有植酸、单宁、芥子碱、皂素等抗营养
因子。
硫代葡萄糖苷是一种含硫化合物,其本身无毒,但在加工过程中和共存的酶作用下会使其水解成腈 (jing) 、 硫氰酸酯、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等有毒物质。其中腈的毒性最大,它能抑制动物的生长并引起 动物的肝和肾肿大,且单胃动物的胃环境有利于腈的产生。
植酸作为一种很强的螯合物,它能与钙、镁、锌等金属形成络合物而大大降低了这些元素的生物利用率, 又因为植酸中富含磷,而动物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但采食后排出体外的植酸磷能为环境中的微生物分解而 释放到环境中,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而导致水中缺氧,从而给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单宁是种多元酚化合物,有苦涩味,影响适口性,且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被氧化并产生聚合作用从而使菜 籽粕的颜色变黑,并产生不良气味。多酚化合物还能与蛋白质结合使其营养价值显著降低。
芥子碱能溶于水,不稳定,容易发生非酶催化的水解反应,生成芥子酸和胆碱。芥子碱有苦味,是引起菜 籽粕适口性差的主要因素。芥子碱与腥味蛋的产生有关,这是由于芥子碱在鸡胃肠道中分解为芥子酸和胆碱, 胆碱进一步转化为三甲胺,使鸡蛋产生鱼腥味。
4、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处理方法
根据菜籽粕的抗营养因子的性质,即它的溶解性、对热不稳定性在碱、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无毒的化合 物。可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消除其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其主要方法有坑埋法、水蒸煮法、化学添加剂法、发 酵中和法、溶剂萃取法和焙炒法。
一般情况下,菜籽粕作为饲料蛋白原料使用时,只要适当控制添加量就可以不进行脱毒处理。尤其是最近 几年随着双低油菜籽的广泛推广种植,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越来越少,完全可以不进行脱毒处理,就可以 直接添加到饲料中。
1、菜籽粕生产工艺的发展
3 4
上世纪70年代之前,菜籽制油工艺主要是一次压榨法,部分地区采用土榨法,菜籽榨油后得到的菜籽饼直 接作为饲料或肥料使用。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浸出法制油在菜籽加工行业得到大量应用,菜籽加工行业普遍采用预榨浸出工艺,菜 籽饼经浸出后获得的菜籽粕产量明显提高。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菜籽饼粕市场中,菜籽粕所占比重超过 90%,菜籽饼所占比重不足10%。
2、菜籽粕生产工艺
目前国内外菜籽粕生产工艺普遍采用油菜籽预榨浸出工艺,工艺过程如下: 菜籽粕生产工艺
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1、重要的饲料蛋白原料
菜籽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蛋白原料,菜籽粕在水产饲料中使用最为广泛,由于其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合理, 价格便宜,在家禽饲料、猪饲料和反刍动物饲料中都得到使用。
1)水产品
菜籽粕在水产养殖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水产饲料养殖行业菜籽粕用量占到菜籽粕产量 的一半以上。在鱼类养殖的配合饲料中菜籽粕的添加量可达到30-40%,部分养殖户甚至直接将菜籽粕用来喂 鱼。
▶4
2)禽类
在禽的配合饲料中使用菜籽粕,应根据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限制其用量。如摄入有害物质过多,则可能造
成鸡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及肾脏上皮细胞脱落,肝脏出血等现象,表现为生长抑制,破蛋、软蛋增加,死亡率 上升等症状。一般幼雏应避免使用菜籽粕,肉鸡用量在10%以下,蛋鸡、种鸡在8%左右,鸭饲料中菜籽粕用量 一般在10-15%。
3 ) 猪
一般未经脱毒处理的菜籽粕的用量应控制在5%以下,母猪应控制在3%以下,而经脱毒处理的菜籽粕或新 型“双低”品种菜籽粕,其用量可到10-15%,但有可能引起猪体脂变软。
4)反刍家畜
菜籽粕对牛、羊的适口性差,长期过量使用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但影响不如单胃动物严重。一般肉牛、奶 牛精料的菜籽粕用量应不超过5-20%,试验表明,10%的菜籽粕对肉牛的生长、胴体品质和奶牛产乳量、乳脂 率无不良影响。
2、生产菜籽蛋白
菜籽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全价蛋白,几乎不存在限制性氨基酸,与国际粮农组织(FAO) 和世界卫 生组织(WHO) 所推荐的蛋白质非常接近,菜籽蛋白的效率比值(PER)、 蛋白质净利用率(NPU)、 蛋白质 生物价(BV) 均高于其他植物蛋白,是一种高质量的蛋白。经过脱壳脱毒制取的菜籽蛋白具有较好的功能特 性,可应用于肉制品、烘焙食品中,还可用来生产酱油等。
用来提取菜籽蛋白的菜籽粕生产工艺与普通菜籽粕生产工艺有较大区别。首先要对油菜籽进行脱壳分离, 然后进行低温压榨和溶剂浸出,得到的菜籽粕还要进行脱毒、提取蛋白等工艺处理。目前国内外使用菜籽粕生 产菜籽蛋白尚未进入工业化生产。
3、提取化工原料
由于菜籽粕中植酸和单宁含量较高,可以通过对菜籽粕深加工,进一步提取植酸钙和单宁等化工原料,但 由于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国内外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很少。
5
菜籽粕中80%以上为有机物,可以使用菜籽粕生产优质有机肥料。
(五)菜籽粕标准与检验
1、饲料用菜籽粕国家标准
2009年国家修订颁布了饲料用菜籽粕国家标准GB/T 23736-2009。
GB/T:23736-2009 对饲料用菜籽粕的感官要求为:褐色、黄褐色或金黄色小碎片或粗粉状,有时夹杂小 颗粒,色泽均匀一致,无虫蛀、霉变、结块及异味、异臭。饲料用菜籽粕的技术指标及分级标准如下:
GB/T 23736-2009饲料用菜籽粕技术指标及分级标准
指标项目 | 等级 |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四级 | |
粗蛋白质/%≥ | 41.0 | 39.0 | 37.0 | 35.0 |
粗纤维/%≤ | 10.0 | 12.0 | 14.0 | |
赖氨酸/%≥ | 1.7 | 1.3 | ||
粗灰分/%≤ | 8.0 | 9.0 | ||
粗脂肪/%≤ | 3.0 | |||
水分/% ≤ | 12.0 |
注:各项质量指标含量除水分以原样为基础计算外,其他均以88%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2、菜籽粕包装、运输及储存
饲料用菜籽粕产品标签应符合GB10648 的规定,可以散装、袋装,或按照用户要求包装。
饲料用菜籽粕运输时应有防雨、防晒措施,避免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遭暴晒、雨淋及剧烈震动和撞击,且不 ▶6
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或其他有污染的物品混合运输。
饲料用菜籽粕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防潮、防霉变、防虫蛀。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
3、菜籽粕检验规则
同一批产品,每天生产的为一个批次,每批随机抽取500克作为样品,采样标准按照GB/T 14699.1规定执 行。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标准要求的判定为合格,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应重新自两倍数量的包装单元 进行采样复检。复检结果如仍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则该批次判为不合格。若不符合质量指标中某一等 级指标要求时,按指标值最低的项目进行等级判断。
饲料用菜籽粕贸易中的质量检验一般以油厂检验报告为主,饲料养殖企业在菜籽粕进厂后进行复检,若复 检质量指标达不到合同要求,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共同取样送当地粮油质检站或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双 方都认可的机构进行检验。
4、菜籽粕检验国家机构
菜籽粕的检验机构主要有省、市级的质量技术监督检验局和粮油质量监督检验站,这些机构的检验结果一 般都具有法律效应。此外,还有国家级的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的、经国家计量认证的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法定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 国家级机构主要有:1)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2)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
74
(一)我国菜籽粕生产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菜籽粕生产国,2005/06年度(当年6月至次年5月)之前我国菜籽粕产量一直高于欧盟地 区(17个国家)位居全球首位。2005/06年度之后,受国内油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难以大幅增加以及国际市场 油菜籽贸易量相对稳定的影响,我国菜籽粕产量没有明显增加;而欧盟17国在油菜籽产量和进口量双增的推动 下,菜籽粕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虽然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菜籽粕生产地区,但按照单个国家产量计算, 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菜籽粕生产国,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2011/12年度我国菜籽粕产量为875万吨,占全 球总产量比重为25.7%。
2000/01-2011/12年度世界菜籽粕产量
单位:万吨
年份 | 中国 | 欧盟 | 全球 |
2000/01 | 780 | 618 | 2117 |
2001/02 | 699 | 601 | 1994 |
2002/03 | 607 | 607 | 1880 |
2003/04 | 670 | 602 | 2178 |
2004/05 | 765 | 744 | 2424 |
2005/06 | 781 | 846 | 2656 |
2006/07 | 681 | 905 | 2592 |
2007/08 | 652 | 1050 | 2759 |
2008/09 | 779 | 1174 | 3081 |
2009/10 | 983 | 1298 | 3359 |
2010/11 | 825 | 1283 | 3488 |
▶8
单位:万吨
年份 | 中国 | 欧盟 | 全球 |
2011/12 | 875 | 1213 | 3421 |
11年累计增幅(%) | 5.51 | 96.28 | 61.60 |
年均增幅(%) | 0.49 | 6.32 | 4.46 |
12年平均产量 | 754 | 912 | 2662 |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美国农业部
(二)国产油菜籽压榨生产菜籽粕情况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油菜籽生产国,生产菜籽粕的原料主要来自于国产油菜籽。
2009/10年度国产油菜籽生产菜籽粕数量一度达到历史最高纪录的824万吨,但受进口油菜籽压榨量大幅 增加的影响,占国内菜籽粕总产量比重仅为83.77%,是2000/01年度以来的次低水平。虽然2010/11年度我国 国产油菜籽生产菜籽粕数量下降至为756万吨,但占国内菜籽粕总产量比重提高至91.71%较2000年提高 17个百分点。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1/12年度我国国产菜籽生产的菜籽粕数量为732万吨,较上年度下 降24万吨。
94
2000/01-20111/12年度国产油菜籽生产菜籽粕情况
年份 | 国产菜籽生产 菜籽粕量(万吨) | 国内菜籽粕总产量(万吨) | 国产菜籽生产菜籽粕占 国内总产量比重(%) |
2000/01 | 647 | 780 | 82.88 |
2001/02 | 644 | 699 | 92.02 |
2002/03 | 598 | 607 | 98.54 |
2003/04 | 647 | 670 | 96.45 |
2004/05 | 747 | 765 | 97.64 |
2005/06 | 750 | 781 | 96.13 |
2006/07 | 641 | 681 | 94.02 |
2007/08 | 601 | 652 | 92.13 |
2008/09 | 671 | 779 | 86.10 |
2009/10 | 824 | 983 | 83.77 |
2010/11 | 756 | 825 | 91.71 |
2011/12预测 | 732 | 823 | 88.94 |
11年累计增幅(%) | 13.14 | 5.77 | |
年均增幅(%) | 1.13 | 0.51 | |
12年平均产量 | 688 | 754 |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10
国内菜籽粕产量主要受油菜籽产量、进口量和压榨量的影响,进口油菜籽生产菜籽粕的数量受油菜籽进口 量的影响最大。2009年和2000年我国油菜籽进口量分别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和次高水平,进口油菜籽生产的菜 籽粕数量也分别达到最高和次高水平。由于油菜籽进口量大幅下降,2010/11年度我国进口油菜籽生产菜籽粕 数量仅为68万吨,占国内菜籽粕总产量比重为8.29%较2000年降低8.83个百分点。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 2011/12年度我国进口菜籽生产的菜籽粕数量为91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3万吨。
2000/01-2011/12年度进口油菜籽生产菜籽粕情况
年份 | 进口菜籽生产 菜籽粕量(万吨) | 国内菜籽粕总产量(万吨) | 进口菜籽生产菜籽粕 占国内总量比重(%) |
2000/01 | 134 | 780 | 17.12 |
2001/02 | 56 | 699 | 7.98 |
2002/03 | 9 | 607 | 1.46 |
2003/04 | 24 | 670 | 3.55 |
2004/05 | 18 | 765 | 2.36 |
2005/06 | 30 | 781 | 3.87 |
2006/07 | 41 | 681 | 5.98 |
2007/08 | 51 | 652 | 7.87 |
2008/09 | 108 | 779 | 13.90 |
2009/10 | 160 | 983 | 16.23 |
2010/11 | 68 | 825 | 8.29 |
2011/12预测 | 91 | 823 | 11.06 |
11
年份 | 进口菜籽生产 菜籽粕量(万吨) | 国内菜籽粕总产量(万吨) | 进口菜籽生产菜籽粕 占国内总量比重(%) |
11年累计增幅(%) | -32.09 | 5.77 | |
年均增幅(%) | -3.46 | 0.51 | |
12年平均产量 | 66 | 754 |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四)我国菜籽粕主要生产地区及产量
2010年之前,我国菜籽粕生产能力分布与油菜籽主产区较为一致,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西南和西北地 区。2009年11月国家限制主产区进口油菜籽,导致部分非传统油菜籽生产和加工的沿海地区开始改建和新建油 菜籽压榨油厂,最近两年沿海非油菜籽主产区的广西、广东和福建油菜籽进口量和压榨量急剧增加,国内菜籽 粕生产地区不断扩大。
2006-2010年国产菜籽粕分地区产量分布
省份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0年各省产量占 总产量比重(%) |
广西 | 8 | 0.91 | ||||
广东 | 7 | 37 | 4.43 | |||
福建 | 23 | 2.83 | ||||
江苏 | 110 | 97 | 125 | 200 | 110 | 8.82 |
浙江 | 68 | 58 | 54 | 53 | 68 | 3.88 |
山东 | 0 | 0 | 6 | 29 | 0 | 0.00 |
辽宁 | 0 | 2 | 1 | 2 | 0 | 2.45 |
▶12
省份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0年各省产量占 总产量比重(%) |
安徽 | 68 | 58 | 70 | 94 | 68 | 9.89 |
江西 | 33 | 31 | 27 | 34 | 33 | 4.72 |
河南 | 29 | 27 | 41 | 46 | 29 | 6.57 |
湖北 | 103 | 105 | 125 | 149 | 103 | 17.20 |
湖南 | 98 | 105 | 125 | 148 | 98 | 12.32 |
四川 | 97 | 93 | 116 | 122 | 97 | 15.18 |
贵州 | 39 | 39 | 37 | 43 | 39 | 3.82 |
陕西 | 12 | 17 | 21 | 21 | 12 | 2.50 |
其他 | 26 | 20 | 32 | 35 | 26 | 4.47 |
全国 | 681 | 652 | 779 | 983 | 825 |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13
地区 | 省份 | 城 市 |
华中地区 | 湖北 | 武汉、荆州、荆门、宜昌、天门、襄樊、黄岗 |
湖南 | 常德、岳阳、益阳 | |
河南 | 信阳、南阳 | |
华东地区 | 江苏 | 盐城、南通、无锡、苏州、南京 |
浙江 | 湖州、嘉兴 | |
安徽 | 合肥、安庆、芜湖、除州、六安、宣城 | |
江西 | 九江 | |
华南地区 | 福建 | 漳州、厦门 |
广东 | 东莞、湛江 | |
广西 | 防城港、钦州 | |
东北地区 | 辽宁 | 营口 |
内蒙 | 海拉尔 | |
西北地区 | 青海 | 西宁 |
甘肃 | 陇南、天水、庆阳 | |
陕西 | 汉中、安康 | |
西南地区 | 四 | 成都、绵阳、达州、眉山、遂宁、资阳 |
贵州 | 遵义、安顺 | |
云南 | 曲靖、昆明 |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14
(一)我国菜籽粕消费情况
我国菜籽粕主要用于国内消费,受国内消费需求持续增加的影响,我国菜籽粕出口量不断减少。国家粮油 信息中心预测,2011/12年度我国菜籽粕国内消费量为975万吨。
2000/01-2011/12年度我国菜籽粕需求情况
年份 | 年度国内消费(万吨) | 年度需求总量(万吨) | 国内消费量占 总需求量比重(%) |
2000/01 | 715 | 780 | 91.67 |
2001/02 | 680 | 708 | 96.03 |
2002/03 | 595 | 621 | 95.78 |
2003/04 | 660 | 677 | 97.45 |
2004/05 | 745 | 754 | 98.78 |
2005/06 | 790 | 798 | 98.97 |
2006/07 | 730 | 733 | 99.61 |
2007/08 | 655 | 666 | 98.31 |
2008/09 | 753 | 764 | 98.56 |
2009/10 | 960 | 989 | 97.05 |
2010/11 | 950 | 950 | 99.98 |
2011/12预测 | 975 | 976 | 99.89 |
11年累计增幅(%) | 36.36 | 25.13% | |
年均增幅(%) | 2.86 | 2.06% | |
12年平均量 | 767 | 785 |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15 4
我国菜籽粕国内消费主要用于饲料养殖行业,饲料消费量占国内消费总量比重常年在95%左右。菜籽粕主 要用于水产饲料,受国内水产养殖周期影响,我国菜籽粕消费具有季节性特性,每年4-10月间是国内水产养殖 旺季,也是菜籽粕的集中消费时期。
2000/01-2011/12年度国内菜籽粕消费结构情况
年份 | 饲料消费量 (万吨) | 其他消费量 (万吨) | 国内消费量 (万吨) | 饲料消费占国内 消费比重(%) |
2000/01 | 690 | 25 | 715 | 96.50 |
2001/02 | 660 | 20 | 680 | 97.06 |
2002/03 | 580 | 15 | 595 | 97.48 |
2003/04 | 640 | 20 | 660 | 96.97 |
2004/05 | 720 | 25 | 745 | 96.64 |
2005/06 | 750 | 40 | 790 | 94.94 |
2006/07 | 690 | 40 | 730 | 94.52 |
2007/08 | 620 | 35 | 655 | 94.66 |
2008/09 | 718 | 35 | 753 | 95.35 |
2009/10 | 920 | 40 | 960 | 95.83 |
2010/11 | 920 | 30 | 950 | 96.84 |
2011/12预测 | 940 | 35 | 975 | 96.41 |
11年累计增幅(%) | 36.23 | 40.00 | 36.36 | |
年均增幅(%) | 2.85 | 3.11 | 2.86 | |
12年平均量 | 737 | 30 | 767 |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16
用量第二位。2010/11年度我国菜籽粕占全部蛋白粕品种饲料消费量比重为16.28%,较2000/01年度下降
8.93个百分点,累计增幅与年均增幅均落后于豆粕。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1/12年度我国菜籽粕占蛋白 粕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至15.22%。
2000/01-2011/12年度菜籽粕与蛋白粕饲料消费结构情况
年份 | 菜籽粕饲料消 费量(万吨) | 豆粕饲料消费(万吨) | 蛋白粕饲料消费(万吨) | 菜籽粕占蛋白粕 消费比重(%) |
2000/01 | 690 | 1492 | 2737 | 25.21 |
2001/02 | 660 | 1541 | 2803 | 23.55 |
2002/03 | 580 | 1906 | 3081 | 18.82 |
2003/04 | 640 | 1983 | 3244 | 19.73 |
2004/05 | 720 | 2430 | 3813 | 18.88 |
2005/06 | 750 | 2670 | 4058 | 18.48 |
2006/07 | 690 | 2610 | 4022 | 17.16 |
2007/08 | 620 | 2900 | 4249 | 14.59 |
2008/09 | 718 | 3150 | 4588 | 15.65 |
2009/10 | 920 | 3550 | 5140 | 17.90 |
2010/11 | 920 | 4000 | 5620 | 16.37 |
2011/12预测 | 940 | 4500 | 6175 | 15.22 |
11年累计增幅(%) | 36.23 | 201.61 | 125.61 | |
年均增幅(%) | 2.85 | 10.56 | 7.68 | |
12年平均量 | 719 | 2728 | 4128 |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17 4
(二)我国菜籽粕消费特点
我国菜籽粕消费主要受国内菜籽粕产量和进口量的影响,最近两年,沿海地区油菜籽和菜籽粕进口量均大 幅增加,菜籽粕新增供给量显著上升,若考虑江浙地区以国产油菜籽为原料生产的菜籽粕供给量,沿海地区供 应能力更大。沿海地区菜籽粕新增供给量明显上升,不仅满足了当地饲料养殖业不断增长的需求,也降低了对 内陆地区菜籽粕的依赖性,同时进口菜籽粕的性价比更高,也降低国内饲料厂商对产区菜籽粕的需求。
▶18
四、我国菜籽粕贸易及进出口状况
(一)我国菜籽粕贸易状况
我国菜籽粕生产区域较为集中,而消费区域广泛,国内贸易量相对较大,贸易量占产量的比重在98%以 上。国内菜籽粕贸易在满足产区消费后全部流向流向销区。长江流域菜籽粕在满足自用外,主要销往山东、广 东、广西和福建地区;内蒙地区的菜籽粕主要销往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地区;青海地区菜籽粕主要销往周边省 份,部分销往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菜籽粕主要以当地消化为主。
(二)我国菜籽粕贸易特点
我国菜籽粕贸易以公路、铁路和水陆运输为主,主产区消费的菜籽粕主要贸易运输以公路为主,西北、西 南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外销菜籽粕运输主要是火车运输为主,长江下游地区外销菜籽粕运输主要是轮船运输,少 量以火车和汽车运输。
最近几年我国菜籽粕贸易流向发生较大变化,主要原因是在国家限制油菜籽主产区进口油菜籽后,沿海非 油菜籽产区开始大量进口油菜籽籽和菜籽粕,导致其对国内主产区的菜籽粕需求出现下降,长江流域菜籽粕销 往沿海非产区的数量不断减少。
(三)我国菜籽粕进口状况
2006年之前我国一直是菜籽粕净出口国,在2009年之前我国菜籽粕进口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占菜籽粕 总供给量的比重始终在5%以下。随着我国饲料养殖业尤其是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和国际市场菜籽粕贸易量增 加,我国菜籽粕进口量逐年增长。自2007年开始,我国成为菜籽粕净进口国。2009年年底,我国实行限制主 产区进口油菜籽的政策,进口油菜籽压榨量大幅降低,菜籽粕产不足需的矛盾渐显,刺激了我国菜籽粕的进口 需求。同时,加拿大油菜籽加工能力大幅提升,菜籽粕产量大幅增长,出口压力增大、价格下降,导致我国菜 籽粕进口量急剧增加。2010年我国菜籽粕进口量达到创历史最高纪录的122万吨,2011年我国菜籽粕进口量 再次创下历史纪录。我国菜籽粕主要进口地区是环渤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
19 4
2000-2011年及2000/01-20011/12年度我国菜籽粕进口情况
自然年度(1月到12月) | 菜籽粕进口量(万吨) | 作物年度(6月到次年5月) | 菜籽粕进口量(万吨) |
2000 | 3 | 2000/01 | 3.4 |
2001 | 0 | 2001/02 | 0 |
2002 | 0 | 2002/03 | 1.4 |
2003 | 1.4 | 2003/04 | 7.5 |
2004 | 9.4 | 2004/05 | 8.8 |
2005 | 7.2 | 2005/06 | 4.0 |
2006 | 25.4 | 2006/07 | 42.6 |
2007 | 29 | 2007/08 | 19.8 |
2008 | 30.8 | 2008/09 | 30.6 |
2009 | 24.8 | 2009/10 | 55.6 |
2010 | 121.6 | 2010/11 | 156.4 |
2011 | 138.2 | 2011/12预测 | 140 |
11年累计增幅(%) | 4506.67 | 11年累计增幅(%) | 4017.65 |
年均增幅(%) | 41.65 | 年均增幅(%) | 40.21 |
12年平均量 | 32.6 | 12年平均量 | 39.2 |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
最近两年我国菜籽粕进口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具体表现在进口地区正从邻近的印度转向更多的国家,尤其
自加拿大的进口量快速提高。加拿大菜籽粕品质优于国产菜籽粕,更加适用于国内饲料养殖行业,刺激了国内 厂商对加拿大菜籽粕的进口需求。
2010年加拿大菜籽粕价格相对国产菜籽粕价格较低,形成贸易顺价态势,也刺激了我国对加拿大菜籽粕的 进口需求。2011年我国进口菜籽粕平均价格只有2003元/吨,低于上年的2139元/吨。
我国进口菜籽粕与国产菜籽粕价格对比
单位:元/吨
项 目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印度 | 1796 | 2068 | 1668 |
巴基斯坦 | 2458 | 2276 | 2273 |
埃塞俄比亚 | 1177 | 1628 | 1806 |
加拿大 | 2201 | 2202 | |
进口菜籽粕平均价格 | 1830 | 2139 | 2003 |
国内菜籽粕均价 | 1912 | 2337 | 2050 |
进口菜籽粕与国内价差 | -82 | -198 | -47 |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21
五、我国菜籽粕价格分析
(一)我国菜籽粕价格变化情况
最近10年中,我国菜籽粕价格呈现波动式上涨的态势,价格运行区间在800-2800元/吨之间。2001年至 2003年上半年,国内外油菜籽产量增加,国内菜籽粕供应充裕,价格维持低位运行,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一季 度,受国内外油脂油料产量下降,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国内菜籽粕价格大幅上涨,最高一度超过1700元/吨。 2004年二季度受国内外油脂油料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菜籽粕价格大幅回落。2004年下半年至2007年上 半年,国内菜籽粕价格维持震荡运行在1200-1500元/吨。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商品价格持 续上涨的影响,国内菜籽粕价格再次大幅上涨,最高一度达到2750元/吨。2008年下半年爆发金融危机,国内 菜籽粕价格也出现爆跌,在2008年底国家出台油菜籽托市收购政策后,国内菜籽粕价格止跌回升。2009- 2011年继续执行油菜籽托市收购政策,并逐步提高国产油菜籽收购价格,在国产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下, 国内菜籽粕明显上涨,价格底部再次抬高。2010年以来国内菜籽粕价格主要运行区间在2000-2400元/吨。
国内菜籽粕价格变化情况
01-10-2602-11-30 04-1-4 05-2-7 06-3-14 07-4-18 08-5-22 09-6-26 10-7-31 11-9-4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22
(二)我国菜籽粕价格变化的季节性特点
受我国菜籽粕季节性生产以及菜籽粕饲料消费旺季和淡季明显的影响,我国菜籽粕价格呈现季节性波动规
律。每年2-4月份,国产菜籽粕库存量较少,水产养殖开始增加,菜籽粕价格一般会出现上涨。5-8月份,国产 油菜籽开始集中上市,菜籽粕新增供给量大幅增加,国内菜籽粕价格常常出现下跌,在新季菜籽粕供应能力最 强的6-7月之间价格往往跌至年内低点。8-10月份,国产油菜籽榨季陆续结束,菜籽粕供应能力趋于减少,水 产养殖却进入对菜籽粕需求的旺季,呈现供应预期减少和需求显著增加的供需格局,国内菜籽粕价格上涨趋势 较为明显。11月份到来年2月份,水产养殖行业采购旺季结束,国内菜籽粕价格一般呈现稳定或小幅下降。
菜籽粕价格季节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2 3
(三)影响我国菜籽粕价格因素分析
1、国内菜籽粕供需变化的影响
2010年之前,我国进口菜籽粕数量相对较少,菜籽粕价格主要受国内供需状况的影响。
2、进口菜籽粕的影响
虽然最近两年我国大量进口菜籽粕弥补了国内产需的不足,但由于我国对菜籽粕进口免收增值税,进口菜 籽粕折合完税价格相对较低,对国内菜籽粕价格形成抑制作用。沿海菜籽粕进口地区,又是国内菜籽粕的一个 重要销区,当地菜籽粕进口量大幅增加,对国产菜籽粕的需求降低,加上价格便宜,对国内菜籽粕价格形成打 压。
3、国际市场油料供需状况的影响
国内菜籽粕价格与国际油料市场供需状况联动性较强。最近两年,全球油料供应状况相对稳定,国内菜籽 粕价格走势较为平稳,价格波动性明显弱于过去10年。
4、其他蛋白粕价格变化的影响
1)豆粕
菜籽粕是我国供需量第二大的蛋白粕品种,占全部蛋白粕市场的比重却远逊于豆粕,菜籽粕价格与豆粕价 格关联性较强,菜籽粕价格走势亦受豆粕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
▶24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25 4
2)棉籽粕
棉籽粕和菜籽粕在饲料应用中都属于限制添加的蛋白原料,棉籽粕与菜籽粕可搭配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是 一种互补关系
5、饲料养殖企业需求对菜籽粕价格变化的影响
菜籽粕主要用做饲料蛋白原料,国内饲料养殖行业消费需求的变化对菜籽粕的影响较大。国内饲料消费需 求增加、尤其水产饲料需求增加,往往会带动菜籽粕价格上涨,反之亦然。
▶26
一 、菜籽粕期货交割规定及流程
(一)仓单注册
规定为3月、7月、11月第12个交易日之后(含该日)注册的菜粕标准仓单,货物生产日期须分别为3月1 日、7月1日、11月1日之后(含该日)。用于注册仓单的菜粕生产日距注销日四个半月左右,注销后,符合规 定的菜粕可以重新注册。
在注册环节,厂库须向交易所出具价值不低于货值100%的现金保证金或130%的银行保函。 菜粕厂库仓单注册流程
274
▶28
1、仓库实物仓单流程
(1)交割预报
菜粕期货遵循与现有品种相同的交割预报制度。
菜粕的交割仓库通常情况下库容很紧张,利用交割预报定金制度来杜绝虚假预报,预报定金为30元/吨。当 货主在仓库入库数量不足预报数量时,不足部分将用于补偿仓库预留库区的成本。规定最后交割日为交割月第 十二个交易日,与菜油期货相同,给卖方设定的交割预报有效期为40天,仓单注销月份注销日为每个月第十五 个交易日。
(2)入库检质与检重
菜粕检质和检重相对容易。目前,规模较大的菜粕生产企业都具备相应的检验条件和设备。因此,菜粕入 库时检质和检重由交割仓库负责。
菜粕入库检验采用码垛后抽样的方式。这种检验方式与大连豆粕相同。
检验不合格的货物不能入库。菜粕期货交割质量标准在满足饲料企业需求的情况下尽量放开。菜粕出厂 时,附有相应的合格证,因此,菜粕出现不合格的情况较少,卖方交割入库不合格的风险较小。
菜粕交割质量等级以交割仓库检验为准。如果有争议,引入第三方质检机构作为复检和仲裁检验机构。 由于菜粕有质量升贴水,为了把握入库菜粕的质量,减少质量争议,交易所可视情况进行现场核查。
(3)注销仓单
菜粕出库时,指定交割仓库应当向货主出具由指定交割仓库检验的水分实测结果,并出示仓单注册时的质 量检验报告。指定交割仓库按照水分实测结果和水分自然损耗相关规定,折算成出库重量后发货。同时,为了 防止水分溢短导致仓库少出货,出货重量还应满足标包数计算重量的要求。
货主对菜粕质量有异议的,可以用出货前抽取的样品作为复检和处理纠纷的依据,并可以选择第三方质检 机构检验。
质量检验费用由货主先行垫付。检验结果与指定交割仓库出示的检验结果相符,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检 29
验费和差旅费等)和损失由货主负担;检验结果与指定交割仓库出示的检验结果不相符,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 (检验费和差旅费等)和损失由指定交割仓库负担。
2、厂库仓单流程
厂库仓单的注册、注销环节、出库环节的质量争议遵循现有品种的做法。
在注册环节,厂库须向交易所出具价值不低于货值100%的现金保证金或130%的银行保函。在注销环节, 厂库和货主都要遵照交易所确定的速度进行发货和提货,厂库发货不足时要向货主支付赔偿金,货主提货不足 时要向厂库支付滞纳金。在出库环节,如果货主对货物质量产生争议,可以在出库后5个工作日内提出。
(三)期货货转现
期货转现货是指持有同一交割月份合约的交易双方通过协商达成现货买卖协议,并按照协议价格了结各自 持有的期货持仓,同时进行数量相当的货款和实物的交换。
1、期货合约自上市之日起到该合约最后交易日期间,均可进行期转现。
2、期转现分为标准仓单期转现和非标准仓单期转现。用标准仓单进行期转现,可由交易所进行货款划转。 用标准仓单以外菜油进行期转现时,应当提供相关现货买卖协议。货物交收和货款划转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确 定,由此产生的纠纷自行解决,交易所对此不承担责任。
3、持有同一交割月份合约的买卖双方达成协议后,在每个交易日的下午2时30分之前到交易所办理期转现 审批手续。交易所批准后,对买卖双方持有的期货头寸按其约定的平仓价格平仓。
4、期转现申请批准后的下一交易日,交易所为平仓成功的期转现买卖双方办理仓单过户。
▶30
(四)仓单注销和出库
在注销环节,厂库和货主都要遵照交易所确定的速度进行发货和提货,厂库发货不足时要向货主支付赔偿 金,货主提货不足时要向厂库支付滞纳金。在出库环节,如果货主对货物质量产生争议,可以在出库后5个工作 日内提出。
31
▶32
会 员 厂 库
通过系统提交 仓单注销申请
给客户打印纸质《提 货通知单》或者编制 电子提货单密码
4 厂库核验客户提货手 续和规格、重量等,
4 并补足货款
重新补充合法手续
客户对出库商品 重量进行核验
厂库发货
结束
33
菜粕期货采用通用标准仓单。
菜粕期货仓单有效期:最长有效期4个月,每年3月、7月和11月为退出月份。
菜粕储藏过程中,水分挥发会导致重量减少,因此,采用仓库交割的菜粕出库时,按实际水分计算重量减 少。除水分外的重量短少,交割仓库按照实际出库数量补足。不能补足的,交割仓库按照《提货通知单》开具 之日前(含当日)菜粕期货最近交割月最高交割结算价核算短少商品价款,赔偿买方货主。采用厂库交割的菜 粕出库时,菜粕生产日期距提货日期较短,现货贸易习惯是足量出库,菜粕期货也可以实行足量出库,不考虑 重量溢短问题。
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一)保证金制度
一般月份最低交易保证金设置为合约价值的5%。
交易所根据菜粕期货合约处于“一般月份”、“交割月前一个月份”、“交割月份”的不同时间段,执行 不同比例的交易保证金标准。随着交割期限的临近,保证金比例不断提高。具体规定如下:
▶34
品种 | 一般月份 | 交割月前一个月 | 交割月份 | ||
上旬 | 中旬 | 下旬 | |||
菜粕 | 5% | 5% | 15% | 25% | 30% |
对于同时满足本办法有关调整交易保证金规定的合约,其交易保证金按照规定交易保证金比例中的较大值收取。
(二)限仓制度
菜粕期货交易对期货公司会员、非期货公司会员和客户投机持仓按单边计算实行限仓管理制度,以控制市 场风险。
在菜粕期货合约上市交易的“一般月份”(交割月前一个月份以前的月份)、“交割月前一个月份” “交割月份”三个期间,对于期货公司会员的持仓限制统一规定如下:
某一期货合约市场单边持仓量(N) | 期货公司该合约单边总持仓限仓比例(M) | |
菜粕 | N≥10万手 | M≤25% |
N<10万手 | 不限仓 |
期货公司会员持仓达到或超过持仓限额的,不得同方向开新仓。
在菜粕期货合约上市交易的“一般月份”、“交割月前一个月份”、交割月份”三个期间,对于非期货公 司会员、客户的持仓限制(含跨期套利持仓)规定如下:
354
限仓单位:手交易时段 | 非期货公司会员及客户最大单边持仓量(含跨期套利持仓) | ||
一般月份 | 10000 | ||
交割月前一个月 | 上旬 | 中旬 | 下旬 |
5000 | 4000 | 2000 | |
交割月份 | 800 |
(三)涨跌停板制度
菜粕期货合约每日涨跌停板幅度为前一交易日结算价±4%。
新期货合约上市当日,涨跌停板幅度为期货合约实际执行的涨跌停板幅度的2倍。
出现连续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市时,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方法与现有品种相同。 菜粕期货合约出现连续同方向单边市的风险控制措施
交易日 | 涨跌停板幅度 | 交易保证金标准 | 同方向单边市情况 |
D1交易日 | ±4% | 6% | 出现第1个单边市 |
D2交易日 | 扩大50%,即±6% | 提高50%,即9% | 出现第2个单边市 |
D3交易日 | 维持扩大后水平,即±6% | 维持提高后水平,即9% | 出现第3个单边市 |
D4交易日 | 暂停交易一天,并决定D4交易日闭市后强制减仓或D5交易日采取相应 风控措施 |
某合约按结算价计算的价格变化,连续四个交易日累计涨(跌)幅达到期货合约规定涨(跌)幅的3倍或者 连续五个交易日累计涨(跌)幅达到期货合约规定涨(跌)幅的3.5倍的,交易所有权提高交易保证金标准,提 高幅度不高于期货合约当时适用的交易保证金标准的3倍。
▶36
(四)大户报告制度
当会员或者客户持有某期货合约数量达到交易所对其规定的持仓限量80%以上(含本数)或者交易所要求 报告的,应当向交易所报告其资金、持仓等情况。根据市场风险状况,交易所可调整持仓报告水平。
期货公司会员应当对客户所提供的有关材料进行初审并保证报告材料的真实性。
(五)强行平仓制度
强行平仓是指当会员、客户违反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定时,交易所对其违规持有的相关期货合约持仓予以平 仓的强制措施。
强行平仓前先由会员自行平仓,除交易所特别规定的时限以外,一律为开市后至10时15分之前。会员未在 规定时限内平仓完毕的,交易所按照规定程序执行强行平仓。
强行平仓价格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由于涨跌停板或者其他市场原因无法在当日完成全部强行平仓的,剩余持仓可以顺延至下一交易日继续执 行强行平仓,直至平仓完毕。因此发生的亏损由会员或者客户承担。
(六)风险警示制度
当出现会员或客户交易、持仓、资金异常,会员或客户涉嫌违规、违约,涉及投诉等情形、,交易所可以 对指定的会员高管或者客户谈话提醒风险,发布风险提示函或者要求会员或客户报告情况,以警示和化解风 险。
三、菜粕期货套期保值管理
(一)套期保值额度
套期保值持仓额度实行审批制,由交易所套期保值审核委员会审批。
从持仓月份上,套期保值持仓额度分为一般月份(指合约挂牌至交割月前一个月第一个交易日之前)套期 保值持仓额度和临近交割月份(指交割月前一个月和交割月份)套期保值持仓额度。
从持仓方向上,套期保值持仓额度分为买入套期保值额度与卖出套期保值额度。
37 4
资格要求:申请菜粕期货套期保值交易的客户和非期货公司会员必须具备与菜籽相关的生产经营资格。
申请方式:客户(通过期货公司会员申报)和非期货公司会员,可以选择以电子方式(通过会员服务系 统)或纸质方式向交易所提交套期保值申请要求的相关材料。
申请时间:一般月份套期保值持仓额度申请应在套期保值合约交割月前两个月的第20个日历日之前的交易 日提出,可以一次申请多个合约的一般月份套期保值持仓额度。
临近交割月份套期保值持仓额度的申请应当在套期保值合约交割月前两个月的第1至第20个日历日之间的 交易日提出。
(三)套期保值额度的审批
审核批准:对于一般月份套期保值持仓额度的申请,交易所套期保值审核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 日内,按照主体资格是否符合,套期保值品种、交易部位、买卖数量、套期保值时间与其生产经营规模、历史 经宫状况、资金等情况是否相适应进行审核,确定其一般月份套期保值持仓额度。
对于临近交割月套期保值持仓额度的申请,交易所套期保值审核委员在申请截止日后的5个交易日内集中审 批。按照会员或客户的交易部位和数量、现货经营状况、对应期货合约整体持仓情况、可供交割商品在交易所 指定交割厂库库存数量以及期现价格是否背离等,确定其临近交割月份套期保值持仓额度。
总量控制:全年各合约月份临近交割月份套期保值持仓额度累计不超过其当年生产能力、当年生产计划或
上一年度该商品经营数量。
(四)套期保值额度的转化
申请并获批临近交割月份套期保值持仓额度的会员或客户,在进入合约交割月前一个月和交割月时,其一 般月份套期保值持仓额度按照批准的临近交割月份套期保值持仓额度执行,转化为临近交割月份套期保值持仓 额度。
未申请或未获批临近交割月份套期保值持仓额度的会员或客户,其一般月份套期保值持仓额度在合约交割 月前一个月和交割月份,按照一般月份套期保值持仓额度与该合约同期限仓量取小的原则,转化为临近交割月
▶38
份套期保值持仓额度。一般月份套期保值持仓超出临近交割月份同期限仓量部分,自动转化为投机持仓。
(五)套期保值额度的使用
建仓方式:获批套保持仓额度的会员或客户,可通过交易指令直接建立套保持仓,也可通过对历史持仓确 认的方式建立套保持仓。
建仓时间:获批套保持仓额度的会员或客户,应当在套保合约交割月前一个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市前, 按获批的交易部位和额度建仓。规定期限内未建仓的,视为自动放弃套期保值持仓额度。
额度使用:套期保值持仓额度自交割月第一个交易日起(含该日)不得重复使用。
(六)套期保值监管
交易所对会员或客户的套保额度申请和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会员或客户在进行套保申请和交易时,存在欺诈或违反交易所规定行为的,交易所有权不受理其套保申 请、调整或者取消其套保持仓额度。
交易所有权根据市场情况和套保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会员或客户套期保值持仓额度进行调整。 交易所强制减仓的,套期保值持仓与投机持仓适用相同原则和程序。
菜籽粕概述
原油的一般性质及其组成
延伸阅读:
国企期货商品股指手续费超低费率开户
本站合作期货开户:国有大型期货公司,期货开户手续费超低费率及优惠保证金。开户请添加微信:13908035684或者直接扫...
焦煤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2025年焦煤市场展望:• 焦煤产量回补:○ 产量预计增加:2025年国内焦煤产量预计达到48500万吨,同比增加100...
烧碱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2025年烧碱供需紧平衡,中长期趋势偏多:• 烧碱内外需增长,产能扩张有限:○ 烧碱需求增长:2025年烧碱需求增长主要...
尿素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2025年尿素供应压力增大,需求增速放缓:• 新增产能压力大:○ 产能增长预期:2025年国内尿素新增产能为400万吨,...
镍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全球原生镍供需情况:• 2025年全球原生镍供需增长:○ 全球产量增长:2025年全球原生镍产量将同比增长4%,达到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