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的产生与发展
香港恒生指数期货合约交易始于1986年5月6日,该合约根据恒生指数及其四项分类指数——地产、公用事业、金融及工商——而定。合约分为四个月份,即当前月、下一月以及后两个季月。例如,如果当前是4月,那么合约就分为4月恒指、5月恒指、6月恒指和9月恒指。4月合约现金交割之后,合约则变为5月合约、6月合约、9月合约和12月合约,如此循环反复。合约价值等于合约的现行结算价格乘以50港币。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产生及其迅猛发展阶段、体制改革阶段以及稳步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6年5月至1987年10月,是指数期货的产生、迅猛发展和交易危机阶段。1982年至1987年,世界股票价格指数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在这一背景下,1986年5月,香港期货交易所成功推出恒生指数期货交易。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期货交易火爆,日均成交量从1986年5月的1800份增长到1987年10月的25000份,1987年10月16日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40000份。然而,1987年10月1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单日暴跌近23%,引发全球股市重挫的金融风暴,即著名的“黑色星期五”。受此影响,香港股市在10月中下旬也经历了四天的严重股灾,股指期货出现首次交易危机。由于香港期货交易所的风险应对能力不足,加上期货保证公司的保证服务欠缺,恒生指数暴跌420多点,期货交易所不得不增加保证金并扩大停板价幅,导致期货指数迅速跌至停板价。许多会员因大面积亏损需要及时补充履约保证金却无力支付,保证金不足以支付结算额,欠款额高达数亿港币。10月20日,纽约道琼斯指数暴跌,由于不少恒生指数期货合约拖欠债务,香港股票交易所及期货交易所宣布休市四天。
第二阶段是香港期货交易所的被迫改革期。1987年10月,全球股灾引发香港股市四天惨跌和股指期货交易严重危机。为应对庞大的保证金不足引发的债务风险,防止日后期货交易可能出现的潜在交割危机,香港期货交易所对结算和保证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初,结算所承担全部结算任务,监控会员的交易风险;会员则监控客户的交易风险,执行结算所的程序,但不保证客户支付未平仓合约保证金。交割危机后,结算制度改革的迫切性凸显。1987年10月26日,香港期货交易所决定由香港政府、主要银行和经纪共同出资20亿港币(后增至40亿港币)给予香港期货保证公司,增强其抗风险能力,保证所有期货合约的履行。之后,保证公司动用约20亿港币处理未能履行合约经纪会员的18亿港币未平仓合约。但政府规定,这笔贷款需通过追讨未履行责任会员欠款及期货合约和所有股票交易的特别征费来偿还,实际上将这笔拯救贷款转嫁到了投资者身上。随后,期货交易所继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风险监控功能。主要改革内容包括:将会员分为四种等级,提高交易经纪会员的股本要求,会员需不定期监察顾客财务状况,承担客户拖欠保证金的风险;成立2亿港币的储备基金代替保证公司,期交所结算公司可利用该基金直接支付拖欠保证金,及时化解交易、交割风险;对结算所进行重组,将结算公司并为期货交易所的附属公司,更便于控制风险和应对危机。
第三阶段从交易所改革后至今,是金融期货市场的规范和发展阶段。经过系列改革,香港期货交易所的交易活动逐渐稳定,投资者重拾对股指期货交易的信心。市场体制和制度得到完善,市场秩序更加规范,交易量不断上升。这一过程为我国内地的股指期货建立和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延伸阅读:
国企期货商品股指手续费超低费率开户
本站合作期货开户:国有大型期货公司,期货开户手续费超低费率及优惠保证金。开户请添加微信:13908035684或者直接扫...
焦煤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2025年焦煤市场展望:• 焦煤产量回补:○ 产量预计增加:2025年国内焦煤产量预计达到48500万吨,同比增加100...
烧碱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2025年烧碱供需紧平衡,中长期趋势偏多:• 烧碱内外需增长,产能扩张有限:○ 烧碱需求增长:2025年烧碱需求增长主要...
尿素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2025年尿素供应压力增大,需求增速放缓:• 新增产能压力大:○ 产能增长预期:2025年国内尿素新增产能为400万吨,...
镍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全球原生镍供需情况:• 2025年全球原生镍供需增长:○ 全球产量增长:2025年全球原生镍产量将同比增长4%,达到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