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4.12.1)
- 原木行业概述:
• 原木定义及分类:
○ 原木定义:原木是伐倒木树干经过规格和质量标准截取成的圆木段,通常用于生产家具、建筑材料等。原木在采伐后被运输到加工厂进行进一步加工,形成锯材,满足不同需求。原条是原木的前端,未按尺寸标准加工。原木与锯材、再加工材等术语密切相关,各自在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期货研报&加一分开户(qihuohu)
○ 针叶与阔叶分类:针叶树与阔叶树在原木行业中具有显著的分类差异。针叶树通常硬度较低但韧性较高,被称为软木,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地板和家具等领域,70%用于建筑木方,20%用于建筑模板。其主要树种包括落叶松、云杉和松树。针叶树的纤维较长,有利于制作需要较长纤维的产品,且其生长周期较长,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相比之下,阔叶树硬度较高但韧性较低,主要用于家具、器皿和乐器等。
• 产业链结构:
○ 上游环节:上游环节涉及森林资源规划与保护,通过采伐伐倒木并运输至加工厂。主要参与者包括森林种植与养护行业、胶黏剂行业和木材加工设备行业。部分原木或锯材需进口以补充国内市场。
○ 中游加工:中游加工主要集中在港口附近,因贸易半径短而成为原木加工的重要集散地。大型加工厂利用地理位置优势进行原木的锯材加工,将原木切割成各种形状和尺寸,去除树皮、树枝等多余部分,分为板材、方材、木片等,以满足建筑、制造等需求。其他工厂则进行刨切、打片等处理。
○ 下游应用:原木在下游应用中广泛用于建筑结构、家具制造、包装和造纸等行业。针叶木材因其稳定性、耐用性和优良加工性能,被用于建筑结构的支撑、家具的制作、包装箱的制作以及纸张的生产。其中,60-70%的原木用于建筑工程,而针叶与阔叶树材在家具制造中存在有限的替代关系。国产针叶木材在成本和价格上具有优势,正在逐步替代进口。在建筑用料领域,木方与木模版占据重要地位,但行业集中度较低,供过于求现象明显。
• 全球与中国的原木消费情况:
○ 全球消费概况:2020年全球工业原木产量为20亿立方米,预计2050年将增至25-29亿立方米。北美和欧洲产量占60%,但呈下降趋势。锯材消费受经济影响波动,人造板需求稳定,替代增加。纸浆需求增长小,废纸回收利用增强。全球原木贸易占产量5%,东亚是最大进口国,2020年占全球进口量44%。2022年,新西兰、荷兰等国为主要出口国,中国为最大进口国,占全球进口量44%。
○ 中国消费现状: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木消费国,2021年原木消费量为1.623亿立方米,其中针叶原木和阔叶原木消费量分别为7378万立方米和8855万立方米。国产原木产量占87.1%,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和加拿大。近年来,针叶原木进口量增长显著,2021年进口量达5510万立方米,占75%。受地缘冲突和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影响,2023年原木进口量下降至3803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3%。针叶原木主要用于建筑施工,受地产周期影响较大。 - 中国原木市场现状:
• 原木消费量及进口依赖度:
○ 消费量数据:自2003年起,中国原木进口量显著增加,从2546万立方米增至2023年的4360万立方米。
○ 进口依赖度:我国针叶原木进口依赖度约为75%,主要依赖新西兰辐射松和欧洲云杉、冷杉。尽管国产材补充有所增加,但因开采有限、运输受阻等因素,进口仍为重点。2018年后进口均价下降,2021年因疫情和供应链问题反弹至158美元/立方米。产地、外交关系和进口商决策影响进口体量和价格。
• 主要进口港口及库存情况:
○ 进口港口:中国原木进口主要集中在山东、长三角和福建等港口,其中山东的日照岚山港因政策支持成为最大进口港口。2023年,岚山港进口原木919.2万方,集装箱原木进口量达78.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50.7%。南方港口规范度高,但面临北方港口的市场冲击。北方港口如天津存储时间长,南方如广东、海南易腐烂。春节和夏季高温的淡季规律被打破,受政策和市场需求影响。
○ 库存状况:我国原木市场库存整体维持在400万方,其中岚山、太仓、江都、新民洲、漳州主要港口占300万方左右。近期库存下降至200万方附近,主要受国内需求疲软和贸易商备货意愿不佳影响。新民洲和江都港库存分别为90万方和10万方。市场处于被动补库阶段,库存水平和2015年类似,预计难以跌至2015年低点。未来市场走势需考虑季节性因素和供需关系变化。
• 进口原木的来源地及品种:
○ 新西兰主导:新西兰是中国针叶原木的主要进口来源国,2023年进口量达1721万立方米,占进口总量的61%,几乎占中国99.8%的辐射松进口。新西兰辐射松因其稳定的供应和价格优势,成为市场主导。其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加之地理条件优越,使其成为全球主要木材出口国之一。中国对新西兰原木的依赖度高,进口量受国内需求变化影响显著。
○ 多国来源:中国原木市场进口来源广泛,主要来自新西兰、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2023年,新西兰以1803.24万立方米成为最大进口国,占47.24%。德国因虫害影响,出口量波动,2021年进口1172万立方米,占24%。美国2021年对华出口324.24万立方米,占6.50%。俄罗斯因出口禁令退出市场,而非洲国家如喀麦隆和刚果也增加了对中国的出口。 - 进口原木的成本与风险:
• 运输与检验成本:
○ 运输成本:运输成本在进口原木总成本中占比约20%,主要由新西兰的报价决定,包含运费、装船、卸货等费用,预计在120-128美金/方。运输周期为12-20天,受天气、劳工成本等影响,但对树材品质影响有限。CFR报价是关键,海运费受能源价格和地缘风险影响。新西兰林场成本约为70-80美金/方,加工厂多设在港口附近以降低运输成本。
○ 检验成本:进口原木的检验成本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分级挑选、熏蒸、检尺和代理费等。分级挑选和熏蒸费用分别为5-6元/方和10元/方,检尺费用为2-3元/方,代理费为0.5元/方。检验标准的差异可能导致实际成本高于采购成本,如因“涨尺”导致成本增加。此外,进口贸易商需承担从进口到港到落货检尺的全部费用,后续费用由下游贸易商或加工厂承担。
• 价格波动及定价权:
○ 价格影响因素:2005年以来,新西兰原木出口价格呈震荡上行趋势。原木价格与产量、国内价格及纸浆价格高度相关,需求下降导致2020年后出口量和价格下跌。国际市场及国内供需变化影响我国原木价格波动,期货和期权的上市可能提供避险工具。
○ 定价权动态:疫情期间,全球原木供应紧张,需求增加,导致国内原木价格上涨。美欧宽松的货币政策推高进口木材价格,外商在定价中占据优势。环保政策和海运费波动也影响市场。近年来,房地产需求不景气,外商报价谨慎,市场情绪波动导致价格剧烈波动,供应增加迫使国内贸易商降价。当前原木产业处于低利润周期,外商在高价时倾向于倾销,行业心态悲观。
• 贸易商面临的挑战:
○ 成本与利润:当前原木行业处于低利润甚至亏损周期,外商报价在115美元/方,低于成本120-128美元/方,导致外商亏损。海运费偏高,加剧成本压力。国内贸易商因规模分散难以形成同盟,话语权有限,但需求波动和质量影响市场价格。尽管每立方亏损约10-15美元,国内贸易商仍维持代理身份,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 风险管理:国内贸易商在进口原木时面临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因缺乏期货盘面,采购决策基于对未来价格的判断。贸易商A表示,每方最多可承受50元的即期亏损。 - 原木期货市场:
• 期货上市背景及意义:
○ 市场痛点:我国原木行业面临信息不对称、定价机制混乱等痛点,尤其在进口依赖度高的情况下,市场透明度低导致企业难以有效避险。为解决这些问题,大连商品交易所计划推出原木期货,以提供标准化工具,保障企业稳定经营,并通过调研加深对市场的理解。期货合约提供避险工具,帮助产业链企业转移价格风险。
• 期货合约解读:
○ 合约设计:原木期货合约设计以针叶木为标的,因其价格波动小、易于标准化和储存。针叶原木主要来自松树、云杉、冷杉等,广泛应用于建筑、地板、家具等领域。合约代码LG,交易单位90立方米/手,报价单位元/立方米,最小变动价位0.5元/立方米,涨跌停板±4%。标准交割品为辐射松原木,其他替代树种根据市价设置升贴水。保证金比例在3,645至5,832元之间,以控制风险。
○ 交割规定:原木期货的交割规定包括车板交割和厂库交割并行,以减少仓库交割的纠纷和成本。符合标准的国产原木在价格合适时愿意接货。仓单有效期为一年,若未参与交割配对,需在3、7、11月注销,以减少接货质量差的风险。
• 期货对行业的影响:
○ 市场规范:原木期货的上市将推动国产原木的分级销售和合理定价,通过期货市场影响原木加工、储存、流通领域,促进我国原木产业的标准化发展。
○ 价格发现:期货合约有助于提供定价参考,稳定市场价格,提高透明度。 - 原木行业的供需结构:
• 供给端分析:
○ 供给来源:全球原木供给主要来自人工林和自然林。人工林面积在1990-2020年间增长了70%,主要集中在东亚、北美和欧洲,2020年占全球原木供应的46%。自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占全球供应的54%,但受保护政策影响,供给存在不确定性。俄罗斯、巴西和加拿大是主要的森林资源拥有国,分别拥有8.15亿、4.97亿和3.47亿公顷的森林面积。
○ 供应影响因素:新西兰原木供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原木价格、运费、汇率等短期因素,以及新植树木数量、砍伐数量和树龄结构等长期因素。1990年前后的种植高峰影响了当前的供应,预计未来两三年供应量将维持高位,但随着树木被采伐,产量将下降。此外,新西兰原木主要用于出口,占比67%,国内消费量较小。2014年后出口增速放缓,供应增加,库存水平上升。
• 需求端分析:
○ 需求结构:原木行业的需求结构主要受到房地产市场的驱动,尤其是土地购置、新开工和上游需求的传导链条。房地产数据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直接影响建材、家具、装修等行业的需求,进而促进原木等原材料的需求。纸浆用原木消耗量为350万立方米,占9.58%,其中40%为锯材和65.6%为纸浆用于出口。建筑口料主要用于建筑施工,而包装托盘则用于物流与出口供应链。针叶原木需求研究需关注地产周期,以应对市场波动。 - 木材加工及应用:
• 针叶木与阔叶木的应用差异:
○ 针叶木特性:针叶木在建筑口料生产领域应用较少,主要因其在建筑行业主要用于结构和支撑,而非口料的生产和供应。
○ 阔叶木特性:阔叶木因其质地硬而被称为硬木,主要品种包括桉木和橡胶木,广泛用于家具、人造板和纸浆制造。其纤维较短,生长周期短,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如热带和亚热带。阔叶树的种子被包裹在花的子房中,组织多孔,具有导管以输送水分。价格从500元/m³到10000元/m³不等,国产林供应充足,进口依赖低。
• 原木加工工艺:
○ 主要工艺:原木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锯切、旋切、刨切和切片等。锯切是最常用的工艺,适用于大多数树种,占原木下游需求的70%。旋切工艺通过车床旋转原木生产宽薄木皮,适用于建筑模板和胶合板,占20%。刨切工艺用于生产贵重树种的装饰薄木。切片工艺则制作木材薄片,用于多种用途。加工标准依据国标GB/T 143-2017,关注检尺径、材长等指标。
• 原木储存及质量影响:
○ 储存条件:原木储存条件相对简单,境外通常露天堆放于林场,境内则在港口和货场。港口免费堆存期为30至50天,费用在0.2至1.2元/立方米/天,以30天为单位阶梯上涨。原木质量在三个月后开始变化,半年后易腐烂、开裂。港口控货可降低风险,保证一剁一等级。常见软木树种的存储时间一般为3-8个月,具体时间因树种而异。储存条件影响原木质量,需采取适当措施确保产品品质。
延伸阅读:
国企期货商品股指手续费超低费率开户
本站合作期货开户:国有大型期货公司,期货开户手续费超低费率及优惠保证金。开户请添加微信:13908035684或者直接扫...
焦煤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2025年焦煤市场展望:• 焦煤产量回补:○ 产量预计增加:2025年国内焦煤产量预计达到48500万吨,同比增加100...
烧碱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2025年烧碱供需紧平衡,中长期趋势偏多:• 烧碱内外需增长,产能扩张有限:○ 烧碱需求增长:2025年烧碱需求增长主要...
尿素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2025年尿素供应压力增大,需求增速放缓:• 新增产能压力大:○ 产能增长预期:2025年国内尿素新增产能为400万吨,...
镍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全球原生镍供需情况:• 2025年全球原生镍供需增长:○ 全球产量增长:2025年全球原生镍产量将同比增长4%,达到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