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运的离港旅客量达到1.37亿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12.6%

1、暑运总结
· 今年暑运的离港旅客量达到1.37亿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12.6%,对比2019年增长16.2%。其中,国
内航线旅客量为1.22亿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8%,对比2019年增长21.7%。国际和地区航线旅客量为
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66%,恢复到2019年的87%。
· 国内航线的平均票价为970元,同比2023年下降7.3%,对比2019年下降2.8%。票价的下降并未导致
客座率的下降,反而客座率在暑运期间达到了85.5%以上,甚至接近86%,高于2019年的水平。
2、航班特征
· 今年暑运创造了单日出票量的最高记录,达到269万航段,离港旅客量最高为238万人次。八月份的
离港旅客量突破了7000万人次,显示出市场需求的强劲。
· 暑运的高峰期延迟至7月26日开始,结束于8月25日之后,客流量在9月初仍保持较高水平,显示出市
场需求的持续性。
3、客源结构
· 儿童旅客占比为12%,老年旅客占比上升至7%,显示出亲子游和老年旅游市场的增长趋势。老年旅
客的恢复对淡季市场有积极影响。
· 工商务旅客的出行量保持稳定,日均旅客量约为160万,显示出工商务市场的稳定性和对整体市场的
支撑作用。
4、国际航线恢复
· 国际航线的恢复速度高于预期,主要增长来自日韩和东南亚市场。入境旅客占比增加至接近30%,显
示出国际市场的复苏。
· 境外航司的恢复速度较慢,但国内航司的国际旅客量已恢复至90%以上,显示出国内航司在国际市场
的竞争力。
5、中秋国庆展望
· 中秋节由于放假安排不利,预计市场表现不佳,工商务旅客的出行受到抑制。国庆节虽然有七天假
期,但由于拼假不便,预计不如去年表现好。
· 四季度市场展望乐观,老年旅客和工商务旅客的稳定出行将支撑市场需求,预计整体客流量和票价将
保持稳定。
6、行业盈利情况
· 今年7月份全国民航的利润为100亿元,比去年减少80亿元,主要受汇兑损失影响。累计到7月底,全
行业实现30亿元利润,显示出行业盈利能力的恢复。
· 8月份的利润预计比7月份高出20%以上,显示出市场需求的强劲和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全年实
现盈利的可能性较大。
Q&A
Q:今年暑运的离港旅客量是多少?与往年相比有何变化?
A:今年暑运的离港旅客量大约为1.37亿人次,涵盖了两个月62天。与2023年相比,增长了12.6%,而
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16.2%。其中,国内航线的旅客量为1.22亿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8%,对比
2019年增长了21.7%。国际和地区航线的旅客量约为1500万人次,同比增加了66%,恢复到2019年的
87%。
Q:国内航线的平均票价有何变化?
A:国内航线的平均票价(含燃油)为970元,同比2023年下降了7.3%,对比2019年下降了2.8%。具
体来看,同比去年下降了80元,对比2019年下降了30元。
Q:您对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有何看法?
A:我注意到我与民航局的数据存在一些差异。例如,我的数据显示国际和地区航线的恢复度在七月份
为83%,八月份为90%,平均为87%。而民航局的统计月报显示七月份就已达到90%。此外,民航局
的数据显示两个月的客座率平均为83.9%。我预计民航局的数据为1.42亿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
12%,对比2019年增长18%,这些数据与我的预测基本一致。
Q:民航暑运的客座率和旅客量数据如何?与2019年相比有何变化?
A:根据民航局的数据,七月份的客座率达到了84%,八月份更高,平均下来至少在85.5%以上,接近
86%。这个客座率比2019年还要高。旅客量对比2023年增长了12%,对比2019年增长了16%。八月份
的离港旅客量突破了7000万人次,民航局的数据应在7300万以上。
Q:国际航班和旅客量的恢复情况如何?
A:国际航班量只恢复到2019年的77.1%,但旅客量在七月份已经超过了90%。中国航空公司的航班恢
复较好,旅客量已超过90%,而外国航空公司的航班恢复较差。预计最终旅客量恢复到93%。平均票
价同比下降7.3%,对比2019年下降2.8%。
Q:今年暑运的整体表现如何?
A:今年暑运增幅超过10%,高于预期。单日出票量创下269万航段的记录,离港旅客量也创下新高。
整体来看,今年暑运的旅客量和客座率超过了2019年,市场表现良好。
Q:国内航线的旅客量预测是否准确?
A:上半年复盘显示国内航线的旅客量预测值几乎无误差。七月份实际旅客量为6200万,八月份为
6500万,与预测一致。预计九月份旅客量可达5500万,年度旅客量将超过7.2亿人次,对比2019年增
幅超过10%。
Q:国际旅客量的增长趋势如何?
A:国际旅客量在2023年1月至8月、12月至次年2月、以及今年的7月至8月经历了三个快速增长期。增
长得益于国际航班的开放、免签政策和新开航线的补贴。预计年底航班量可恢复到2019年的80%,国
内航司的国际旅客量可能超过100%。国际航班的盈利状况良好,利润增长优于增幅。
Q:今年暑运期间,北京的客流趋势如何?
A:今年暑运期间,北京的客流高峰期开始较晚,直到7月19号才超过32万人次,并持续到8月底。相
比去年,去年高峰期从7月5号就开始,并在8月20号后结束。今年的高峰期结束较晚,直到8月25号后
才逐渐回落。即便到了9月初,北京的离港旅客量仍保持在32万左右,显示出工商旅客的恢复情况良
好。
Q:今年暑运期间航空公司的票价策略如何?
A:今年暑运期间,航空公司在8月中下旬的票价策略被认为是不理性的。尽管旅客量保持稳定,平均
票价却在8月12号后下降至800元以下,甚至在9月1号降至677元。航空公司担心市场回落,纷纷降低
票价以抢占客源,导致客座率达到90%。这种策略虽然提高了客座率,但未能实现应有的收益。
Q:今年暑运期间旅客结构有什么变化?
A:今年暑运期间,儿童旅客占比为12%,较去年的14%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旅客数量减
少。实际上,由于整体旅客量增加,儿童旅客总量仍在增长。老年旅客占比从去年的不到5%上升至
7%,超过2019年的水平。此外,青年旅客占比也有所上升。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票价降低,吸引了更
多旅客出行。儿童旅客和亲子游仍然是旺季出行的主力。
Q:老年旅客对今年民航市场的影响如何?
A:今年老年旅客的恢复对民航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老年旅客,尤其是59到63岁之间的退休人群,
成为填补淡季出行的主力。他们不仅有稳定的退休收入,还有足够的时间和体力进行旅行。今年的市
场上行主要由老年旅客带动,此外,航空公司降价也吸引了更多旅游群体。
Q:工商务旅客的出行情况如何?
A:工商务旅客的出行量保持稳定。今年元旦至春运前的旅客量为160万人次,九月第一周达到180万
人次。尽管有旅游旅客的补充,但工商务旅客的基本面没有变化。因此,预计九月及十一、十二月的
淡季期间市场表现不会太差。
Q:国际航线的恢复情况如何?
A:国际航线的恢复速度超出预期,尤其是日韩和东南亚地区。入境旅客在国内航空公司航班上的占比
增加到接近30%,高于2019年的28%。上半年入境旅客增长最多的国家是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
这与中国的产业链外移趋势有关。虽然东南亚旅游分流了一部分国内旅游客源,但整体来看,国际旅
客的增长是一个利好因素。
Q:今年暑运期间航班量和旅客量的变化如何?
A:暑运期间航班量的增幅不高,总体增长约为6%,主要集中在国际航线,国内增幅不到3%。旅客量
同比增长12%,比2019年增长8%。国际航线的旅客量恢复到90%以上,离港数据约为87%。
Q:今年暑运期间的票价和客座率趋势如何?
A:今年国内航线平均票价含燃油为970元,同比下降80元,比2019年下降30元。七月票价较去年低
120多元,但八月后期票价与去年接近,客座率保持高位,八月平均为87%。票价下降但客座率上升,
弥补了一些票价损失,同比降幅不到100元,比2019年下降幅度仅为3%。
Q:今年暑运的团队旅游比例如何变化?这对旅行社有何影响?
A:今年暑运的团队旅游比例明显减少,7月份团队比例约为5.3%,8月份约为5.75%,平均下来约为
5.6%,不到6%。相比之下,2019年的团队比例接近10%。旅客更倾向于自由行和定制游,尤其是老
年旅客,他们的出行方式更加自由灵活。这种变化对旅行社影响较大,许多旅行社在包团队位和酒店
房间时变得被动,计划团成行的幅度不高。这可能预示着未来旅游方式的转变。
Q:今年暑运期间,民航与铁路的客运增长情况如何?
A:今年暑运期间,铁路发送人次为8.87亿,同比增长6.7%。相比之下,民航的国内增长为8%,总体
增长为12.7%。这表明今年暑运开始,民航的增幅超过了铁路,而去年铁路的增幅显著超过民航。这种
变化可能是由于去年铁路的恢复基数较高,今年铁路增长有所放缓。“`
Q:铁路和民航在航线上的竞争对民航业有何影响?
A:铁路和民航在一些干线上都增加了班次,导致供给大于需求。这种情况下,民航的价格难以提升,
尤其是在快线多的地方,因为价格敏感型旅客可能会选择铁路。然而,如果民航价格下降,铁路上的
旅客会转向选择飞机。因此,铁路的加班表明客流量充足,民航通过合理的价格策略仍能保持一定的
利润,尽管单一航线的利润率可能不如去年。
Q:今年暑运的特点和客流变化有哪些?
A:今年暑运的特点包括高峰期延迟,客流高峰从七月下旬开始,持续到8月底。客运结构上,儿童旅
客数量提升,老年旅客恢复至2019年水平,价格下跌吸引了更多青年旅游旅客。出入境客流环比明显
增长,国际旅客量恢复至90%以上。票价比2023年下降80元,比2019年下降30元,但客座率超过了
2019年暑运水平。
Q: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的客流预期如何?
A:九月份第一周是低谷,但持续时间短,预计旅客量在180万人次左右。中秋节由于假期安排不利,
预计客流较差,尤其是工商务旅客受到影响。国庆节有七天假期,预计客流会好,但不如去年,因为
去年有八天假期且可以拼假。今年的假期安排对旅游和工商旅客都不太理想。
Q:对四季度民航业的展望如何?
A:四季度客流量预计不会太差,老年旅客的恢复是亮点,工商务旅客基数仍然存在。航空公司通过降
价策略刺激客源,客座率提高。高铁和民航的班次重合,表明有足够的客源支撑民航。整体来看,四
季度的表现预计会比去年好,平均票价可能比去年低,但如果能稳定在2019年的水平,整体业绩仍然
乐观。
Q:对于中秋和国庆假期的市场展望是什么?
A:中秋假期的市场展望相对看空,主要因为调休安排不友好,假期较短且不灵活。国庆假期则看多,
但不如去年,因为今年的拼假安排不如去年友好。整体来看,四季度可能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老年
人出行和工商务旅客的客流量支撑了这一趋势。票价需要进一步观察以确定未来的状态。
Q:工商务旅客的恢复节奏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恢复情况?
A:工商务旅客的恢复节奏在去年不太正常,今年恢复到正常状态。去年疫情影响未完全消除,尤其是
下半年很多单位预算花完后开始控制差旅。今年上半年,乘坐飞机的人数为1.3亿,比2019年增加了
1000万,低频旅客增加,高频旅客频次增加。票价较低,出差预算略多,促进了出差频次的增加。头
等舱和商务舱的真实付费收入和平均票价降低,体制内旅客更倾向于选择舒适经济舱。整体来看,工
商务市场已经恢复正常状态。
Q:今年四季度是否会出现预算紧缺导致的出差减少情况?
A:预计不会出现去年四季度预算紧缺导致出差减少的情况。今年春节较早,年底市场低谷期较短。年
初预算申请较多,票价较低反而促进了出差频次增加。目前未见预算紧缺的问题,尤其是在政府机构
和局方。
Q:工商务旅客的日均旅客量大概是多少?
A:工商务旅客的日均旅客量并不固定为160万。160万是一个基本保障值,通常是在元旦节过后和春
运开始之前的时间段,主要是工商务旅客的出行量。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暑假结束后的9月第一周,当
时的旅客量可能达到190万人次,其中至少160万是工商务旅客。
Q:航空公司在暑运最后一周的票价策略是否会调整?
A:航空公司在暑运最后一周的票价策略失效是由于对需求的预判失误。他们预计市场会在8月20号后
回落,但实际高峰期延迟结束。由于担心市场变化,他们提前降价,导致预判不准确。未来航空公司
可能会继续犯类似错误,但通过借助火车和酒店的数据进行市场预测,可以帮助减少错误。例如,9月
第一周的预定量虽然未完全恢复,但酒店和火车的预订量上升,表明市场情况良好。然而,对中秋节
的预判不太乐观,因为酒店预订情况不佳。
Q:民航局最近发布的国际枢纽建设文件对国际航线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对大航空公司和小航空公司
的影响分别是什么?补贴政策会有什么变化?
A:该文件是对今年2月29日发布的《新时代新征程谱写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的具体实施规则之
一。文件提出要打造2到3家超级承运人和3到4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主要支持3加
7的枢纽布局,即十个国际枢纽。原则上不允许在小城市的国际航线上给予补贴。文件的实施细则尚未
明确,现有合同将继续执行。政策利好大航空公司和主要枢纽机场,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天府
机场。对东南亚航线的小机场可能有一定影响,但整体上有利于国际竞争和国内国际中转的优化。
Q:今年七月和八月全国民航的盈利情况如何?
A:今年七月份,全国民航的利润约为100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0亿元。这主要是由于汇兑损益的
变化,去年7月有34亿元的汇兑收入,而今年7月有5亿元的汇兑损失。累计到7月底,全行业仍有30亿
元的利润,而去年同期是亏损十几亿元。今年八月份的利润预计比七月份高出至少20%,预计在120到
130亿元之间。整体来看,今年民航业的盈利状况较去年有所改善。
Q:对今年四季度民航业的盈利展望如何?
A:对于今年四季度的盈利展望较为乐观。去年四季度亏损超过200亿元,但今年由于客流量增加、票
价下降幅度有限以及油价低于去年,预计整体盈利状况会有所改善。预计今年民航业能够实现盈利。

暂无介绍....

延伸阅读:

国企期货商品股指手续费超低费率开户

本站合作期货开户:国有大型期货公司,期货开户手续费超低费率及优惠保证金。开户请添加微信:13908035684或者直接扫...

财醒来
2024 年 7 月 3 日
焦煤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2025年焦煤市场展望:• 焦煤产量回补:○ 产量预计增加:2025年国内焦煤产量预计达到48500万吨,同比增加100...

财醒来
2025 年 1 月 14 日
烧碱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2025年烧碱供需紧平衡,中长期趋势偏多:• 烧碱内外需增长,产能扩张有限:○ 烧碱需求增长:2025年烧碱需求增长主要...

财醒来
2025 年 1 月 14 日
尿素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2025年尿素供应压力增大,需求增速放缓:• 新增产能压力大:○ 产能增长预期:2025年国内尿素新增产能为400万吨,...

财醒来
2025 年 1 月 14 日
镍期货研报最新消息现货数据分析基本面研究(2025.1.14)

全球原生镍供需情况:• 2025年全球原生镍供需增长:○ 全球产量增长:2025年全球原生镍产量将同比增长4%,达到37...

财醒来
2025 年 1 月 14 日